10月23日下午,2025年度后稷经管讲堂第二十三场报告会于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C304举办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新民教授受邀作主题报告,汪红梅、张雯佳、姚利丽、张翼凌等40余名师生参会,汪红梅教授主持会议。

会议伊始,张新民教授直指传统财报分析的核心缺陷:以资产负债率、流动比率、存货周转率等核心比率为核心的分析体系,常因“母公司与合并报表不分”产生大量误导。以美的集团、科大讯飞、歌华有线为例,张教授解析: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在资产、负债、利润的核算边界上存在本质差异。若仅以母公司报表的“资产负债率”判断企业偿债能力,可能忽略合并报表中子公司高负债业务的真实压力;一个企业母公司“流动比率”看似健康,但若在合并报表时纳入子公司流动性差的资产,实际短期偿债风险可能被严重低估。这种“报表维度混淆”,使传统比率分析极易偏离企业真实经营图景。
在解构传统缺陷后,张新民教授提出“战略-资源-财报-风险”的一体化分析框架,强调从战略高度解读财报数据:张教授提出“三支柱两搅局”分析模型(三支柱:核心主业资产、新兴业务资产、财务性投资资产;两搅局:潜在风险资产、跨界布局资产)。剖析寒武纪的研发投入与利润结构,可见其“技术驱动价值”的战略逻辑;解读宁德时代的现金流量表,能明确其“产能扩张-市场占位”的战略方向。此外,张教授还围绕“数据资源入表、并购资产定价、公允价值计量”等前沿议题,结合百济神州、格力等企业案例,阐释财报如何反映企业风险与价值创造力。

会议最后,针对审计方向学生“如何预防企业做假账”的提问,张新民教授以辅仁药业、紫光公司为典型案例,拆解财务舞弊的识别逻辑。张教授强调,预防假账需建立“多维度验证体系”:一是关注关联交易的公允性,二是核查资产变动的商业合理性,三是结合行业特性与企业战略,识别财报中“不符合逻辑的异常数据”,从根源上筑牢审计风险的“防火墙”。